首页» 国内研究» 甘薯研究» 研究成果

甘薯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19-11-14 来源: 发布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

徐州市农科院始建于1910年,又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2002年恢复增挂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所牌子(共建所),现为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甘薯学科主要从事甘薯生物技术、品种资源、遗传育种、病虫害综合防治、栽培与加工利用等方面的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自“六五”以来,一直是国家甘薯科研项目的主持单位,同时承担着全国甘薯科研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任务。“十五”以来,承担国家和部、省下达的甘薯科研项目、国际合作和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0余项。先后育成甘薯新品种30多个,育成品种推广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甘薯良种种植面积的50%左右。获各级科技成果奖31项,其中国家级5项。闻名中外的“徐薯18”优良品种自1982年以来一直是国内甘薯生产中的主体品种,并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甘薯骨干亲本的研究和利用促进了全国甘薯育种水平的提高,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甘薯脱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了甘薯产业大面积平衡增产,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淀粉多抗广适甘薯新品种徐薯22的选育和利用荣获2013年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心收集和保存甘薯各类品种资源 1400余份,选育优良品种25个,在甘薯品种资源保存技术与数据库管理、病毒检测与脱毒技术、育种理论与生物技术、品质分析技术与评价体系、种薯贮藏、简易农机具研发、食品加工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控等研究方面均取得重要成就。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甘薯遗传育种研究室

主要开展甘薯新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研究、甘薯育种技术和方法研究、杂交不亲和性的机理及克服方法研究、甘薯近缘野生种的育种利用研究、辐射诱变与优良突变体的筛选研究、细胞和组织培养研究、体细胞杂交以及甘薯遗传转化研究。1990年以来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5项。1995年主持召开了“第一届中日甘薯马铃薯学术讨论会”。同美国、日本等国的近10所大学、研究所以及国际马铃薯中心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与交流。

《提高甘薯育种效率的实用技术体系》获1992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薯组种间、种内交配不亲和性及其克服方法的研究》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体细胞杂交在甘薯育种中利用的基础研究》获199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自1990年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这些论文已被20余个国家的学者索取,已被国内外学术刊物多次引用。编著《甘薯育种学》,参编《遗传学》、《作物育种学》、《作物品质育种》等。